11月4日,中國科學院第六屆科學節(2023)廣州專場活動暨粵港澳大灣區科普發展論壇在華南植物園啟動。近30家中國科學院院內外機構帶來40多個特色展品、節目和實踐活動,科研“國家隊”攜科技成果亮相。這是中國科學院科學節首次在廣州設置專場活動。在啟動儀式上,舉辦了“《科普進校園灣區百校行》優秀組織單位頒獎儀式”,廣州地化所獲得“優秀組織單位”。
《科普進校園 灣區百校行》優秀組織單位頒獎儀式
在“創新展”板塊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化所活動布置了兩項展示內容。(1)地質標本展。以“認識地球、保護環境”為主題展出地球生命起源與演化化石標本、巖石中的財富等資源與能源地質標本?;顒涌梢曰厮葸^去,近距離探秘礦物與巖石新世界,在豐富的古生物化石、礦物、金屬礦產礦石等實物標標本中探尋地球和生命的起源、感受著地球的奇妙,加深對地球的感悟,樹立“珍愛地球,關注環境”的理念。(2)稀土主題和地球科學前沿科技成果科普展。稀土元素被譽為“工業維生素”、“工業味精”,是寶貴的戰略資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國防軍事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了解稀土對于國家經濟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將有助于人們更好地認識稀土資源,提高對于稀土這一國家重要戰略資源的安全意識及保護意識。
活動現場人潮涌動
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右二)被現場的科普項目所吸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哪些石頭被我們悄悄地“吃”掉了?這是什么石頭,這么神奇?在“嗨劇場”主舞臺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吳世軍副研究員為大家帶來科普報告《“石頭可以吃嗎”》,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觀眾們講述了奇妙、精彩的科學故事。
“嗨劇場”科普報告
廣州地化所積極參與 “ 中國科學院第六屆科學節( 2023 )廣州專場 ” 活動環節,結合本所專業特色,通過豐富的活動形式,向公眾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好奇心,向社會公眾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此次活動得到了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廣東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和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協會的大力支持。
附件下載: